开云直播在线观看

主营产品:液化气螺杆泵、液化气泵,液氨泵等

大国工匠:谁说女子不如男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 2024-03-16 10:09:17 |   作者: 新闻中心

  从瑞金到延安,从解放区到新中国,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女工匠、女劳模始终与党同心同行,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努力,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姿态,带动广大女职工发挥“半边天”作用。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巾帼工匠,她们以大术无极、大巧破难的精工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凭传承和钻研、专注与磨砺雕琢工匠精神,不仅在航空、军工、新基建等重点项目、重要领域中道技合一、敢为人先,更在行业进步、工艺智能化提升上引领开拓,彰显巾帼工匠的时代光彩。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全国“最美职工”获得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黄金娟另辟蹊径,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套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系统,实现了电能表检定从人工操作向智能化作业的变革。这套系统使电能表的检定能效由人均80只/日提升至4700只/日,整体效率提升58倍,检定可靠性从98%提升至100%,人员精简90%以上,每年节约经营成本6090万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被誉为“醉心钻研的老黄牛”“细节之美的追逐者”“一项创新取得一百多项专利的大国工匠”。

  2018年1月8日,黄金娟作为首位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女性工人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其完成的《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技术与应用》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年,中央电视台在系列专题片《大国工匠》中报道了黄金娟事迹,向全国人民展示她在电能计量领域的坚守与创新。

  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技能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电焊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易冉多年来参与了30多种型号重载高速新型车试制,先后率队参与焊接攻关项目试验100余项,独创的“小摆快频”焊接操作法,入选中国中车绝招绝技;参与焊出的8万余辆新型重载高速铁路货车,实现质量全优。

  2007年,易冉带领班组实施出口澳大利亚、用于矿石运输的“重载高速”第一台FMG敞车整车的试制,研究出一套新焊法,实现用户想要的“焊缝缺陷为零”,且焊缝质量全部达标。之后,她率队担负结构较为复杂的澳大利亚PN煤车试制攻关,创新采用小月牙形的摆动手法施焊,顺利攻克反面清根等难题。

  2011年10月,易冉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吕内堡举行的“嘉克-LVM杯”国际焊接大赛,成为赛场上唯一的女选手。她沉着细致的表现令组委会为她专设唯一“特别奖”,并公开展示其参赛作品。人们称她为“中国的电焊花木兰”。

  为了攻关和培育人才,十余年来易冉践行“名师带群徒”,她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出电焊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93人,其中有17人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及中车技能专家。随着中国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迈进,易冉又开始了新的超越,带领团队承担起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培训和运用。

  多年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无线电装接高级技师潘玉华扎根焊接一线,练就了像机器般精准的手工焊接绝技,保障了多项尖端军工装备的研发生产,获得了“军工绣娘”的美誉。

  1995年潘玉华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入职3年就成为单位首批航天定岗人员,慢慢成长为骨干、技术带头人。在某次研发中,她全凭手感精准植入1144根铅柱,这样的“零出错”不仅保证了电子信号导通,机器正常运作,更缩短了某装备核心组件研发周期近半年。

  在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9·3”阅兵式中,新一代预警机惊艳亮相,其中有一部分核心器件就是由潘玉华手工焊接的。还有许多产品的首件试制,均由她来担纲。她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研制生产任务,形成180余项技术攻关、技能创新、提质增效成果,为推动重点装备核心组件的国产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航空发动机维修是世界机械维修中难度最大的技术领域之一,中国人民第五七一三工厂高级工程师、大国工匠2019年度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孙红梅扎根鄂西北老“三线年,专攻航空发动机焊修技术,用一把焊枪破解百余项修理难题,形成12项核心修理技术,获得国防发明专利授权7项;修理保障600余用航空发动机,创造经济效益近两亿元。成为中国空军航空修理系统焊接专业首席专家。

  2013年,一批军用飞机发动机机匣损坏,若无法及时修复,将导致30架军用飞机“趴窝”,孙红梅和她的团队精准把控工艺参数,修复的变形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仅有一根头发丝的1/25,她创新推出的“镜面反光仰焊法”,突破了修理禁区,在性能和常规使用的寿命上达到修旧胜新,使“战鹰”重返蓝天。同年11月,由孙红梅领衔的“红梅工作室”挂牌成立,吸纳了一批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质的年轻技术骨干,攻克技术难题近200项,每年为国家节省维修成本上千万元。

  上班、刷脸、打卡,转瞬即成,人脸识别只需0.1秒,误判率仅为百万分之一。为了这极致的便捷,汉王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彭菲用了整整13年。

  2010年,走出清华校门的彭菲开始了对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探索,但却面临国产芯片的速度不足以满足高强度算力需求的难题。经过无数次从零开始,2020年2月,彭菲和团队终于在国内首批推出解决口罩难题的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算法,速度达到毫秒级,人脸识别准确率超过99.99%。

  14年来,彭菲先后从事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智能视频分析、多模态大模型等多项AI算法的研发和创新工作,先后获发明专利授权17项,其研究成果和应用覆盖安防、教育、办公、政法、金融等多个领域,创造了近10亿元的经济效益与良好的社会价值,先后获得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519厂数控铣工韩利萍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深入参与了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等重大航天项目研制,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技师等诸多国家级荣誉。

  2000年,随国家军调技改工程的实施,韩利萍成为第一批数控操作工,迎来了她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以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活动发射平台为例,在其关键控制件不足200毫米的工件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各种规格的70余个阀孔,稍有误差就有可能导致火箭发射后无法精确入轨。因工艺难度大,以往此类零件的成功率仅有20%。在韩利萍强大的技术攻关下,最终实现了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多年来,在航天三大里程碑工程中,她先后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国防重点型号产品和新一代“长五、长七”火箭发射平台数控铣削规范及操作方法,以韩利萍名字命名的“韩利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创新攻关300余项,成功申报并获得11项国家专利,保障了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女工艺师顾春燕作为国内首个将10微米金丝键合工艺成熟应用于雷达批量生产的技能人才,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串联起我国最尖端雷达的核心。

  2007年,顾春燕技校毕业进了中国电科十四所。那时所里刚开始搞微组装,为了练技术,她甚至会用尺子反复测量手腕抬起的高度,只为了键合时能让金线拱起弧度一致。也就在那一年,脱颖而出的顾春燕领到了一把编号1的小镊子,和9个同事装起了中国第一部星载相控阵雷达中的上千个组件。十多年过去了,镊子闪亮如新,而大块头组件变成了指尖的小方格。

  2016年8月,搭载着“超级透视眼”的高分三号卫星成功发射,从此,穿过雷雨、浓雾,我国卫星遥感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作为十四所微组装首席技能专家,顾春燕担负起了所有研制性产品的首件全流程作业任务。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采油班班长刘丽是大庆油田为数不多的女井长,被授予首届“中国石油技术能手”称号……多年来,她用200余项技术革新成果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工匠精神。她研发的“电泵井便携式清蜡设备”结束了大庆油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每口电泵井配一套防喷管的历史;研发的“螺杆泵井新型封井器装置”填补了国际国内技术空白;因口红灵感而出名的“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不仅获奖无数,更被她带入央视“大国工匠”栏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向全国人民展示。

  2011年8月,在采油二厂的支持下,刘丽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教技术、传技能、带作风。如今“刘丽工作室”已逐渐扩大到涵盖采油、集输等35个工种,拥有12个分会、531名成员的创效“集团军”,累计研发技术革新成果1048项,获国家专利174项,推广成果5000余件,创效1.2亿元,并入选了“新中国70年最具影响力班组”。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代书画修复专家单嘉玖为故宫的书画修复事业默默奉献了40多年,经她手修复的古画近两百件,其中不乏《双鹤群禽图》等稀世珍品。每件古画的修复都需要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周期,短则三个月,耗时最长的需要一年。单嘉玖完成过许多高难度的修复,最让她为难忘的一次修复是明代的《屠隆草书诗轴》。该文物是中国古代“小托心”修复法的代表作,修复作品时,需带糊大面积、多部位同时暗复,稍不留神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如履薄冰。单嘉玖埋头修复了整整十个月,最终成功修复。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书画的装裱修复技艺已有1700多年历史,基本上靠师徒的代代传承。如今,单嘉玖继续用生命时光在守护着国宝,将自己40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悉心传授给年轻人,续写着故宫的历史坚守职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纺织考古学学术带头人王亚蓉是首批“大国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织绣领域研究第一人”,重启失传的“纳缕绣”、复原彩绣凤鸟纹棉衣、复织几何纹经锦编织锦绣人生。

  1972年,王亚蓉参与了马王堆汉墓中素纱襌衣的提取工作,通过解决各种难题,克服外因影响,她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最终将素纱襌衣成功展开,精湛的工艺震惊世人。多年来,王亚蓉的纺织考古团队通过对文物的保护、修复,让历代服饰文物的实物链日趋完整,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证。2016年,中国社科院正式将“纺织考古”列为绝学学科,这是对纺织品考古事业的极大肯定。王亚蓉表示,除了研究修复,她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传帮带。“我把路给后辈铺好,古代丝织品的辉煌,将由他们去重现,期待出现更多的惊喜。”